一、常見故障
1.單相接地故障:
原因:導線在絕緣子上綁扎或固定不牢脫落;導線斷線落地或搭在橫擔上;配電變壓器高壓引下線斷線;導線風偏過大與建筑物距離過近;配電變壓器高壓繞組單相絕緣擊穿或接地;配電變壓器臺上的避雷器或熔斷器絕緣擊穿;同桿架設導線上層橫擔的拉線一端脫落搭在下排導線上;導線上的分支熔斷器絕緣擊穿;絕緣子擊穿;線路落雷;樹林短接等。
危害:破壞三相平衡系統,使非故障相電壓升高到原來的√3倍,引起非故障相絕緣的破壞。
2.相間短路故障:
原因:電纜老化、外力損傷、絕緣層破壞等。
表現:導致相間電流過大,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等嚴重后果。
二、排除方法
1.單相接地故障的排除:
預防措施:
+定期對配電線路進行巡視,檢查導線與樹木、建筑物的距離,確保導線在絕緣子中的綁扎和固定牢固。
+在農村配電線路上加裝分支熔斷器,縮小故障范圍,減少停電面積和停電時間。
+對配電變壓器定期進行試驗,對不合格的進行維修和更換。
+對配電線路上的絕緣子、分支熔斷器、避雷器等設備進行絕緣測試,不合格的及時更換。
+在配電線路上使用高一級電壓等級的絕緣子,提高配電網絕緣強度。
故障查找與排除:
+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,運行維護單位應立即組織人員巡視線路,查找故障點。
+使用分片、分段、分設備的“排除法”,并與絕緣搖測、蹬桿檢查等辦法相結合,盡快找到故障點并消除故障。
2.相間短路故障的排除:
故障定位:
+使用專業的電纜故障定位儀(如脈沖反射儀、橋接測試儀等)對電纜進行進一步檢測。
+通過向電纜中注入高頻脈沖信號或調整電橋平衡狀態,觀察反射波形或電橋指示的變化情況,以確定故障點的大致位置。
+使用局部放電檢測儀檢測疑似存在局部放電的故障點。局部放電會產生電磁波輻射,通過檢測這些電磁波可以定位故障點。
故障處理:
+根據定位信息,在疑似故障點附近進行開挖驗證,暴露電纜部分進行仔細檢查,確認故障點位置及損壞情況。
+對損壞的電纜進行修復或更換。

三、其他注意事項
1.加強巡檢:定期對電纜線路進行巡檢,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。
2.采用高質量材料:使用優質的電纜和附件材料,提高電纜的耐用性和可靠性。
3.改善施工工藝:提高電纜敷設和接頭制作的工藝水平,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損傷。
4.加強安全教育:提高人民群眾的用電安全意識,避免人為因素對電纜的破壞。
5.智能化監測:引入智能化技術,如自動接地選線裝置、紅外熱成像等,提高故障檢測和預防的效率。
對于10KV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,關鍵在于加強預防措施、提高故障定位精度和及時處理故障點。同時,還需要注重巡檢、材料選擇、施工工藝、安全教育和智能化監測等方面的工作,以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。